M home

新闻中心

当三伏天的热浪遇上护眼智慧:红眼病与干眼症的夏日攻防战

2025-07-18

  三伏天的烈日将柏油路晒得发软,游泳池里溅起的水花与空调外机的滴水声交织成夏日的乐章。在这幅生动的夏日画卷中,我们的眼睛却面临着双重挑战——泳池里潜伏的“红色刺客”与空调房中暗藏的“干燥陷阱”,正悄然威胁着我们的眼健康。

  泳池里的“红色警报”:一场由微生物引发的视觉危机

  夏日炎炎,公共泳池非常容易细菌超标,腺病毒、肠道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检出率也倍增。这些肉眼不可见的“隐形刺客”,正通过“接触-手-眼”的传播链悄然扩散。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48小时,当感染者揉眼后触碰泳池扶手,扶手就变成了二次传播源。儿童戏水时的密切接触,更使传播风险增加了5倍。

 1

  红眼病的临床表现如同身体发出的“红色警报”:细菌性感染者眼红且常伴分泌物粘稠增多,病毒性感染者则眼红且常伴异物感、畏光、流泪或有耳后淋巴结肿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细菌性和病毒性结膜炎都具有传染性,可通过共享毛巾、浴巾等途径传播。

  空调房中的“干燥陷阱”:当泪膜遭遇湿度危机

  当空调将室温降至26℃以下时,室内湿度往往低于40%,这种干燥环境会加速泪膜的蒸发。泪膜由脂质层、水液层和黏蛋白层构成。正常情况下,泪膜的稳定时间是10秒及以上,但当空气湿度过低时,泪膜的稳定性会被打破,导致角膜直接暴露在干燥空气中。

  中老年人(泪腺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减退)、长期使用电子屏幕(眨眼次数减少,泪液蒸发加快)、患有自身免疫疾病、糖尿病等基础病者、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或接受眼部手术后者,成为干眼症的高发人群。

  干眼症的不典型临床表现:可能早期并未出现眼红、眼干涩,仅仅是轻度异物感、短暂视物模糊、轻微眼痒等等,随着病情进展,严重会出现畏光、流泪、视物模糊等症状。

  专家支招:构建夏日护眼的“三重防护网”

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/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中医眼科中心副主任尹朔表示,三伏天护眼需遵循"三防三养"原则:

  三防

  第一重防护:完善防护措施

  游泳时佩戴密封性良好的泳镜,如同给眼睛戴上“防护面罩”,避免池水直接接触眼球。

  第二重防护:科学使用空调

  控制空调温度不低于26℃,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40%-60%之间,为眼睛搭建“保湿屏障”。

  第三重防护:培养护眼习惯

  游泳后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眼部,并滴入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,如同给眼睛做“深度清洁”。避免用手揉眼,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,却能有效阻断“接触-眼-手”的传播链。

  三养

  用眼习惯养成

  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,建议每30-40分钟休息5-10分钟。时常提醒自己多眨眼,比如做一次眨眼操——轻闭眼2秒、紧闭眼2秒、再睁眼2秒,这套简单的“眼部瑜伽”能促进泪膜均匀分布。

  眼部放松保养

  适当进行眼部按摩,如眼周穴位,如睛明、攒竹、太阳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。

  营养充分

  不挑食,保证食物种类多样化,避免相关维生素的缺乏。

  当症状来袭:科学应对的黄金法则

  出现眼红、眼痒、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时,如同身体发出“求救信号”,需立即停止游泳,避免交叉感染。对于红眼病患者,需隔离毛巾等个护用品,应及时就医,通过结膜囊分泌物培养确定病原体类型,如同为眼睛做"精准诊断"。

 2

  在这个三伏天,让我们用科学的护眼知识构筑眼部健康的屏障。当泳池的欢笑与空调的凉意交织时,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护眼智慧,正默默守护着每一双探索世界的明亮眼眸。预防永远胜于治疗,而知识,就是最好的防护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