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30
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是探索世界的桥梁。2025年9月是全国第11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,主题聚焦“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,预防和减少近视发生”。为凝聚各方力量,将近视防控工作关口前移,9月28日晚,一场意义非凡的线上直播活动拉开帷幕。

成都市锦江区芙蓉小学带来《光明的未来》歌舞表演
嘉宾云集,共商护眼大计
此次活动由成都市教育局、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主办,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成都市卫生监督所)、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、成都市锦江区卫生健康局、成都市锦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协办,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/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、成都市锦江区芙蓉小学具体承办,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的高度关注。

活动现场
出席本次直播活动的嘉宾阵容强大,涵盖了教育、卫生健康、疾控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。成都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徐勇,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处三级调研员王辉,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成都市卫生监督所)环境与学校卫生科科长旷聃,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刘国良,成都市锦江区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、疾控中心主任曹誉龄,成都市锦江区疾控中心卫生科科长何琳,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刘诗蒙,四川天府杰出科学家、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/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院长段俊国,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/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院长助理肖建强,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辛梅,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主治医师霍剑,成都市锦江区芙蓉小学校长朱珠等作为嘉宾出席。

成都市锦江区芙蓉小学于胜蓝老师主持活动
方案解读,指引防控方向
活动中,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刘诗蒙详细介绍了《2025年成都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技术》方案。她指出,针对当前近视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,成都市教育局联合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、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立项实施该项目。该方案将通过对学生家庭学习环境的采光、照明、书桌椅符合情况等关键指标进行全面监测和精准干预,同时针对非科学用眼行为提供专业指导,帮助儿童及其家庭建立科学用眼、健康用眼的正确观念,从源头上预防近视的发生。

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刘诗蒙详细介绍《2025年成都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技术》方案
沙龙研讨,凝聚多方智慧
在随后举行的《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保护“家-校-医”多方联动》座谈沙龙环节,来自成都市教育、卫健、疾控等部门的权威专家、一线教师以及家长代表展开了深入交流。大家围绕远视储备保护策略这一核心问题,各抒己见,分享经验。专家们从专业角度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,进一步凝聚了家庭、学校和医疗三方在儿童近视防控工作中的智慧和力量,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。

《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保护“家-校-医”多方联动》座谈沙龙
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主治医师霍剑:屈光发育是一个从远视到正视的、有规律可循的动态过程。我们的目标不是阻止发育,而是通过增加户外活动、减少近距离用眼等方式,让这个“正视化”过程平稳、缓慢地进行,避免在青春期前就耗尽远视储备,从而有效预防或延迟近视的发生与发展。

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主治医师霍剑分享
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刘诗蒙: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较高,且呈现“低龄化、重度化”趋势。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两大核心场景。近年来,各级政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与政策支持,从硬件改造到制度完善多维度发力,构建起相对完善的“学校端”近视防控体系。下一步计划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,推动家庭端的近视防控干预。

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刘诗蒙分享
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辛梅:远视储备的消耗速度,直接决定了孩子会不会早发近视,所以需要从西医防控和中医调理两个维度进行防控。一是“定期监测,摸清储备余额”,二是“多去户外,给储备‘减速’”,三是“减少近距离用眼,控制消耗强度”,四是“优化光环境”,五是通过中医“穴位按摩与热敷”“膳食调理,补养肝肾”“中药茶饮与外治”等,多措并举,从源头上预防近视。

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辛梅分享
锦江区芙蓉小学朱珠校长系统阐述了学校“花开无声,行之有道”的近视防控实践。以管理为网,构建全员、全程、全域的“三全”协同防护体系,将责任融入每位教职工岗位,依托动态监测实现“一生一档”全程关怀。以课程为翼,在保障充足户外活动基础上,将护眼知识融入国家课程,并活用校内“瞳趣馆”建构体验式特色课程。以环境为盾,打造全方位“视力友好区”。整合多方力量,打造“家校社医”防护网络,为孩子们的清晰“视”界保驾护航。

成都市锦江区芙蓉小学校长朱珠分享
教师代表王玉欣:我们坚持全方位保障孩子们每日充足的户外与室内活动;课堂教学中,反复强调读写规范,注重通过科学、有趣的方式进行引导;依托专业力量,构建起系统化的视力监测与干预体系;精心打造的“瞳趣万花筒”项目式课程,将爱眼护眼的种子,播撒进孩子们生活的点点滴滴。

教师代表王玉欣分享
家长代表季晗:作为家长,我们是孩子视力健康的第一道防线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消耗“远视储备”的主因,因此关键在于“怎么学”。我们应引导孩子追求学习效率,而非时长。
家长代表季晗分享
四川天府杰出科学家、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/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院长段俊国:“近视防控千万条,预防为主第一条”,远视储备对幼儿视力健康具有关键意义,它如同视力的“保护盾”,是视觉发育健康的重要标志。会上,他对“中西医结合近视防控治11法则”6项预防法则进行专业解读:一增一减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,减少近距离用眼;科学用眼。保证良好光照,保持“一拳一尺一寸”正确坐姿,遵循“20-20-20”用眼原则;饮食营养。保证均衡饮食,不挑食;体育运动。坚持眼保健操,适当增加追逐类运动;起居有节。保证规律作息,睡眠充足;定期检查。0-3岁每月,3-6岁每3个月,6-12岁每半年,12岁以上每年进行一次眼健康检查。

四川天府杰出科学家、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/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院长段俊国分享
此次全国第11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主题直播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儿童近视防控工作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,也向全社会传递了保护儿童视力健康的强烈信号。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一定能够有效保护儿童的远视储备量,预防和减少近视的发生,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更加清晰、光明的未来。




现场提问互动